8月23日,当陶旭峰终于有空到办公室坐一下时,前来商谈工作的同事吓了一跳:白面书记突然变成了黑面包公。
变化如此之大,是因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中,陶旭峰几乎把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,都用在了“日晒雨淋”中——
8月20日,凌晨1:30—2:30。
21日,凌晨2:30—7:00。
22日,无。
23日,凌晨1:40—6:30。
这是陶旭峰洪灾中的休息时间表。
从8月19日早上8时到23日晚上,五天四夜里,陶旭峰睡了10个小时多一点——其余的近100个小时内,这位街道书记不是“钉”在洪水里,就是奔走在烈日下。
陡然变成铁人,是因为面对辖区内大量农房被淹,陶旭峰觉得:“只要还有一户群众泡在水里,基层干部就决不能在岸上站着。”
为此,19日白天,陶旭峰就撑着雨伞到处巡视了。这天,全街道范围内,低洼地带、沿河地带以及农村危房点,他都得紧赶着去看一遍。
20日凌晨2时30分,守在值班室的陶旭峰接到第一个紧急电话:芦埠村有村民发现地下室进水,报警求助。
半个小时后,陶旭峰顶着暴雨赶到现场。随后,从3时到5时的这两个小时内,陶旭峰在芦埠村,沿线查看、指挥,带领村干部们,赶在洪水之前,完成群众转移。
5时之后,莲都区启动防汛应急Ⅱ级响应,陶旭峰必须部署好所有行政村的抢险抗洪。当天,调配力量,解救被困群众;调拨物质,安置受灾百姓;协调疏导,确保火车站滞留旅客“有水喝,有食物吃” ……在芦埠村,东升社区还有火车站,越是受灾严重的地方,越能看见陶旭峰一线指挥的身影。
“这么大的灾情,我在办公室坐不住。”陶旭峰说:“作为一线总指挥,我必须到前线去,当战士。”
21日,洪水退去。地下室抽水、道路清淤、抢救受损财产、灾情统计,更大的工作量比洪水更“凶猛”地涌来。
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烈日下,当天,陶旭峰拨打接听电话共计409个,耗尽2个“充电宝”的电量。
尽管连续几天来,几乎所有的街道和村干部都在连轴转,不少人甚至来不及“帮着搬一把自家的财物”,21日晚,陶旭峰依然给干部们再次下了“死命令”:“不漏一户,到受灾群众家里去,第一时间做好看望、安抚工作。尽一切努力,让群众定下心来,保证稳定。”
22日,连续工作80多个小时后,陶旭峰被一名住户当面指责“顾此失彼”。尽管原因其实是大型抽水机在这里已不适用,陶旭峰必须合理调配紧缺的抽水设备。做完解释后,陶旭峰立刻拨通电话交代街道干部:“做好解释,绝不争吵,更不用觉得委屈。群众都是我们家里人,家里人遭了灾,心里急,有怨言不是很正常么?再说,我们这么累,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少受点损失,心里舒服点么?”
让陶旭峰欣慰的是,在这场洪灾中,紫金街道的干部一个赛一个地忘我抗灾,成为了洪灾中最坚固的堡垒。
23日晚,当陶旭峰回家时,8岁的儿子愣愣地盯着他看了好一会:“爸爸,你是摔倒在垃圾堆里了么?”陶旭峰相当骄傲地回了一句:“爸爸是站在洪水中,但从来没倒下。”(丽水日报)
![]() |
![]() |